• 主页 > 知识问答
  • 罗浩远2013合肥毅行100公里长跑记实:新手挑战极限,11小时47分钟完赛获第6名

    运动装包_运动包是干嘛的_运动包配什么衣服

    参加2013年合肥亿航100公里长跑战绩

    2013年12月31日至2014年1月1日,在户外旅行者等民间组织的组织下,第三届合肥毅行100活动在合肥如期举行,来自全国各地的5000名爱好者参加。比赛从合肥奥体中心操场出发,终点巢湖体育场。实测距离为98.8公里。作为新手,在合肥跑吧的带领下,作为快组特勤队员,首次挑战近百公里长跑,最终用时11小时47分钟完成距离,排名第一在参赛者中排名第六。

    这次比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也让我有了很多的感悟。系统的准备工程,整个计划的实施,特别是最后三十公里克服黑暗、寒冷、痛苦、饥饿、孤独、危险的经验教训,可以作为我一生的财富。 。我一直想表达自己的感受,可惜一直没有机会。感谢盒马公众号跑友给我这个机会,我终于可以坐下来回忆一下过程,向各方表达感谢。

    一、参赛背景

    对于第一次百公里长跑,我事先犹豫了很多,担心自己力量不够。毕竟我从2013年6月20日才开始定期长跑,赛前我一共跑了90次,总距离超过900公里。 2013年我只跑了北京和上海两次全程马拉松,能力还很低。缺乏。据专家建议:不到1000公里我连42公里马拉松都跑不了,但我却以3分53秒轻松跑完了人生第一次北京马拉松。我生性多疑,和合肥跑步吧的一群跑者,尤其是罗云。在大家的鼓励下,我终于报名了。

    2、赛前准备

    1. 培训。 2013年12月1日参加上海马拉松(3分36秒完成全程比赛)后,我制定了为期三周的训练计划。但由于合肥一周的雾霾,我无法训练,直到12月9日才第一次恢复训练。 12月16日,我去天津出差,遇到大雪,只能在酒店简陋的健身房的跑步机上应对。所以从12月20日到28日肥料轮的训练有点紧张。有一次我直接从6.7公里起步到20公里。跑步前第五天,我以4分30秒的配速跑了10公里。三天前,我以4分钟的速度训练5公里,导致左膝、右脚跟感觉不适,给百公里比赛带来了隐患。可以说,赛前训练是不够的、仓促的、错误的。

    2、材料准备。这方面的准备工作是相当不错的。在老婆的大力支持下,我从网上购买了一套耐克弹力紧身防寒运动服、一盏德国产头灯、四块美国产GU胶。比赛当晚,我塞了三双袜子,一套内衣,一套短裤,两顶厚薄的帽子,两双厚薄的手套,两个护膝,两个大大小小的腰包,我的背包里还装着能量饮料、面包、水果、创可贴和感冒药。药品、瑞士军刀、路线图、入境号码、手册和其他户外用品。总而言之,我提前列了两个长长的清单,经过多次挑选和打包才出门。虽然很多物品没有在比赛中使用,但是准备还是有必要的,你也放心。

    3、专业知识的准备。赛前,我通过购买书籍、上网搜索,阅读了大量有关百公里跑的专业知识,并发帖求教。他还专门就百公里配速问题咨询了前越野跑冠军邹光明。此外,我还参加了合肥跑步吧举办的赛前百公里分享会,聆听了阿杜、老高等跑步专家的经验分享。以上短暂的谦虚让我储备了必要的专业知识,尽力做好心理准备。

    4.饮食准备。赛前一周也对饮食进行了必要的调整。一是在社交活动中拒绝应酬和饮酒,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;二是尽量多吃大米、白面,储备长效碳水化合物。三是早睡早起。

    5、辅助力量训练。在不跑步的日子里,下午或晚上在家和公园里进行力量训练。今年,我花了很多钱买了长荣组合训练器和其他一些小器材,这样我就可以在家练习健身了。比赛过程证明,这些辅助力量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。整个11个小时的长跑过程中,从上肢到腰腹、颈椎都没有出现不适的情况。

    总之,按照我一向谨小慎微的性格,能想到的都想了,能想到的都以不拘一格、简单的方式准备好了。因为我深知,如果没有最细致的准备,一个只跑了半年的新手就贸然挑战100公里,无异于自杀,而且会死得很难看。

    三、竞赛流程

    1. 欢乐的上半场。 2013年12月31日凌晨5点50分,两部手机的闹钟接连响起。我下了床,按照床头准备指导清单,洗漱、吃饭、整理、搬运、行走,每一项都一一完成。

    6点50分出门。

    7:00奥体中心、合肥跑步吧集合,拍照,排队入场。队员5000人,人山人海,彩旗飘扬,气氛热烈。

    8点32分,我所在的快组率先冲出奥体中心,转身向东开始100公里跑。我的胸前号码是1390,并且一直处于第二阵型。事实上,从始至终,我前面只有不到10个人,最后我前面只有5个人。前60公里,我基本上是和这次第二名的高敖并肩跑。最初的节奏是5分钟左右,我和高傲不断地互相提醒,“速度,速度”。 10公里的时候,我的右脚跟开始轻微疼痛。我大吃一惊,我知道这是赛前狂奔造成的轻伤。正好看到前面停着一辆医保车,为了以防万一,我就打电话给徐医生给我喷了点药。高敖停下来等了我一会儿,又跑了。大约15公里时,我感觉左膝外侧有感觉。我想这也是赛前训练不当造成的,所以我放慢了一点速度进行调整。尽管如此,节奏还是维持在5分钟多一点。

    轻松抵达万达大谷,也是第二个打卡点,距离约18公里。签到再跑,就看到一个年轻人停在路边拍着小腿。我问是谁,高傲说是上次比赛的第二名于乐。回想起赛前网上预测于乐会夺冠,​​可惜的是,比赛的情况发生了变化。后来听胡文轩说,去年于乐获得第二名后,他就受伤了,半年都无法练习。由于赛前训练不足,导致首轮比赛出现抽筋。可见,任何高手都不能掉以轻心的训练。

    运动包配什么衣服_运动包是干嘛的_运动装包

    过了万达大沽,穿过一片尘土飞扬、垃圾车密集的工地,我们到达了巢湖路。突然我们看到了开阔的水面和无数的船只。我们的眼睛睁开了,我们的心安静了。我们微笑着,脚下有风吹过。不知不觉中,我们又来了。我跑得很快,但我很享受跑步的感觉。

    我和高敖边跑边聊天。跑上一座桥大约30公里后,突然看到前面有一个戴着白色遮阳帽的跑步者在慢跑。原来是润巴的罗云。他是上海马拉松2分58秒的大师。当我们经过他身边时,我们问他怎么了,他说:“来吧,罗,我抽筋了。”作为本次活动的组织者之一,罗云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为大家服务。社交活动太多,难免会影响到自己。在训练中,我们与我们不同,我们可以充分准备我们的比赛。本次比赛之前,罗云被预测进入前五。真是可惜。

    明媚的阳光,美丽的巢湖风光,热情的志愿者(每次到了打卡点,都会有一群微笑的志愿者给我送丝带,盖章,主动给我打卡)递一杯饮料),并专人接送。警察(市区及沿途)、帅气的组委会工作人员(衣着利落时尚,装备耀眼),尤其是轻盈的身体,享受着健康快乐的跑步乐趣。尽管一再提醒降低速度,我和高翱只用了3小时50分钟就跑完了42公里,相当于全程马拉松的距离。两个多月前的北马成绩仅为3分53秒。

    我又跑了4公里,46公里到达刘家畈镇。在这里我认识了胡文轩。大家热情地跟他打招呼,喝着简易报到点旁边志愿者提供的热水。高翱买了一袋蛋糕和一袋芥末,递给我两块蛋糕,我把芥末吃了。我们在这里休息了10分钟。休息期间,我们采访了四五个人,其中一些人正在世界各地旅行。我担心自己会在前面失去太多优势,所以我很快就开始了。

    总之,8点32分从奥体中心到六家畈的46公里路程中,多日的期待和储备,巅峰状态的身体,热情的氛围,周到的服务,让我感觉自己像个高手,像个游戏。我非常享受它。如果不是后半段比赛,他完全有可能刷新马拉松个人最好成绩,打破30天前在上海创下的336的个人纪录。

    2、中后期持续调整,谨慎。

    由于前半程比赛的兴奋和努力,以及在六家畈的十分钟放松,我的左膝外侧疼痛又回来了,右脚跟也发麻了。从刘家畈往南跑的时候,午后的阳光直射在我的头上,我出了很多汗。另外,早上吃点东西、睡个午觉让我感到困倦。

    上述因素导致比赛于上午8点32分重新开始。我知道真正的比赛已经开始,必须及时做出正确的调整。这时,袜子都被汗湿透了,跑步时脚很滑,很容易扭伤。我给所在的3号保险车打电话,想换一双袜子。刘师傅回电话说他正在路边饭馆吃饭,一时赶不上。我别无选择,只能放慢脚步,奔跑。在焦急的等待中,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物资不及时带来的困扰。从那时起,我就做好了最坏的心理准备,担心补充不了补给,所以每次经过报到点都要喝水。水有东西吃。半小时后,3号车过来,我停下来换袜子。随后,一辆医保车停在路边。我走过去请徐斌医生再次给我的右脚跟喷了一次。其实当时脚不疼,因为担心可能没有机会拿到药,所以又喷了一次。 。喷涂过程中,高傲从我身边跑开了。从那以后,我基本上都是一个人跑。显然不像我们两个一起跑的时候那么轻松,我始终没能追上高傲。最终,高敖用10多个小时到达终点,获得第二名。他确实配得上他的荣誉。我真诚地祝贺他。

    经历了刘家畈这样的坎之后,我的疲劳感袭来,状态消失了,速度也下降了。另一个缺点是,独自跑步时,必须时刻注意方向,避免出错。于是我把Trailwalk手册拿在手里,结合GPS手表显示来估算到下一个打卡点的距离。庆幸的是,整个行程我没有跑错路,这比一些跑错路的跑者幸运多了。

    这一阶段,策略进行了调整:一是要求尽快到达下一个报到点;第二,要求尽快跑到下一个整数,比如60公里、70公里、80公里等,这从心理上暗示只剩下40公里了。 、30公里、20公里等等,因为,对于马拉松跑者来说,40公里、30公里、20公里根本不算什么,所以他们在心理上始终保持坚强,因为到了后期,体能下降的时候,他们只能依靠心理学。

    从60多公里到70多公里的距离,他和胡文轩交替领先,并肩跑了几次。胡哥说:这个时候就需要走和跑结合起来。我认为这是非常有必要的。根据我自己的情况,我基本上是步行300米,跑2公里来前进。我就这样跑到下午5:00。此时,气温在夕阳的余辉中迅速下降。另外,他跑得不够,吃得太少,热量供给不足。他只穿着单薄的运动服,已经感觉冷了。想着安检车上背包里的面包、饮料、巧克力、帽子、运动外套、头灯,都快要用完了。我连续叫了七次,刘师傅都没有接听。我认为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,情况会很糟糕。

    第八个打卡点到了,志愿者们像往常一样给我系上彩带、盖章。我想喝热水,但只有冷水。我在说明书上听说有粥,但主要是给夜间旅行者的。对于我这样的快马来说,粥还没有煮好。防寒等其他方面是没办法弥补的。我只好一边抱怨一边逃跑。

    幸运的是,我碰上了警察老景哥的车。他给了我半块面包和半杯温水,终于救了我的命。逃跑前他告别了老景哥,又遇见了胡文轩。由于3号保障车刘师傅的电话无法接通,我就让胡哥用手机给罗云打了两次电话,让3号保障车过来。最后,罗大侠费尽心思,接通了电话,说车辆在第九个报到点等我们。 。此时天已经黑了,我又冷又饿。再这样下去,别说逃跑,就是饿了、冷了,都会发生大事。我就跟胡哥说,我们跑一段时间吧。胡哥说你跑吧,我却跑不动了,走路了。于是我虽然忍无可忍,但还是开始跑了,想着先去报到点,找到3路公交车,然后叫他们赶紧给胡哥送衣服。其间,在70公里左右的时候,我看到路边有一块很大的行车距离指示牌,上面写着“巢湖29公里”五个大字。

    因为,之前有朋友在跑步吧发帖称,全程长达89公里,伤人。在到达第九个报到点之前,我的 GPS 手表就没电了。此时我已经跑了9小时5分钟,总共跑了80.14公里。经过GPS数据计算,从六家畈开始,不到30公里的路我花了4个多小时,每公里平均配速下降到了7分钟。

    从第八个签到点到第九个签到点的距离超过5公里。我很生气,在黑暗中飞快地跑了过去。 3号保安车停在路的右侧。除了刘师傅之外,还有宇翁和盛耀,接到罗云的电话后,已经在路上遇见了我。原来他们已经退出比赛了。老老少少都上马了,跑进330,都是我的偶像。我心里一热,跑上去告诉他们,老胡累了,后背发凉。我从车上拿出装备,喝了水,穿上外套,戴上帽子,吃饭了。鱼翁哥帮我安装了大灯电池并调节了亮度。带着两个人的鼓励,头灯的指引,带着疲惫,我奔向黑暗,奔向心中那个未知而遥远的目的地。

    3、艰难困苦,雨如雨城——真正体现长跑意义的最后15.8公里,全面审视极限能力,令人难忘。

    告别了玉翁和盛瑶,离开了第九个签到点。我依然一个人在奔跑。虽然我刚刚加了一点冷水和半块变形面包,穿上了一件外套感觉暖和一些,但此时面临的困难根本是难以克服的。主要的七种是距离、痛苦、黑暗、危险、饥饿、寒冷和孤独。他们一个个都真真切切的站在了我的落弩面前。

    距离。 15.8公里。

    伤害。最后20公里,轻伤加重:左膝外侧疼痛,不得不放慢速度;我的右脚跟感到麻木;我的左脚弓和三个脚趾疼痛;我的右臀部感觉不舒服。幸运的是,我的心跳和呼吸始终平静而有力。可以说,在最后一刻,痛苦是除了距离之外最大的障碍。

    运动包配什么衣服_运动装包_运动包是干嘛的

    黑暗的。从5点30分开始天就完全黑了,最后近30公里没有路灯,也没有月光。我们经过的地方是巢湖边,没有村庄,也没有市场。刚要进入龟山公园,一座桥上就亮起了路灯。龟山公园里有昏昏欲睡的夜灯,还有令人心碎的车灯呼啸而过。

    危险。主要问题是交通安全。比赛后半段,我跑在环湖大道的快车道上。车辆很多,速度也比较快。当一辆车高速驶过时,后视镜撞到了我的左手背,让我满头大汗。此外,由于道路不平坦,始终存在跌倒的风险。一根吸管可能会导致某人绊倒并造成严重的麻烦,尤其是在漆黑的夜晚。

    饥饿。早上6点30分,我在家吃了一碗面和一个鸡蛋。从早跑到晚,我只吃了高敖提供的两个蛋糕,老景提供的半块面包,保安车提供的香蕉,以及我十多个小时带来的半块面包,然后喝了各种水。寒冷的天气本身就消耗不少钱,更何况还消耗了近6000卡路里的热量,而上述的零食实在是杯水车薪!

    寒冷的。 2013年12月31日,天气相当温暖,在1-14℃之间,但下午5:00后天气开始转凉。另外,吃得少,运动量大,热量供给严重不足。最后一刻,光是跑都热不起来,冷得厉害。幸运的是,我的体温没有下降。

    孤独。有人说长跑是孤独者的运动,我深有体会。因为跑得比较快,60公里以后基本上都是一个人跑,尤其是最后30公里。我找到了路,在痛苦、黑暗、饥饿、寒冷、危险和无尽的距离中独自奔跑。身体已经极度疲惫,精神必须小心,不要陷入恍惚状态。这个时候的孤独无助,真是太考验人了。我的方法是:一是思考几十年人生的酸甜苦辣,激发正常意识;第二,看看天上的星星,我已经很多年没有见到它们了,但今晚我很幸运;第三,听巢湖的涛声和风声——我只能听,因为看不见;第四是警告你,这次华山之行是一条路,没有人能拯救你,你只能逃避孤独,反之,如果你跑得快,你就会孤独。

    克服上述七魔障、突破自我的痛苦,这次体现得淋漓尽致。最后在第十个打卡点喝了一大杯热姜汤,走过龟山公园的九曲回肠路,在一条约2公里的笔直湖滨大道上奋力奔跑,走到尽头左转,就到了上桥,跑完最后一段距离6.3公里。

    前面一个小女孩看到我头灯的光,就对我喊道:是毅行者吗?我大声说是,他们一起欢呼,最后一次引导我。我向右看去,看到一座雄伟的建筑,这就是传说中的巢湖体育场——终点线。

    这时,我回头一看,天已经完全黑了,我就不再走,而是跑了。我拿出手机,看到时间是20点11分,就慢慢直走,右转进了体育场。终点处巢湖学院的学生志愿者为我登记、颁发证书、纪念牌、送热水。小女孩们告诉我,你是第八个到达终点的,但其中有两个是乘出租车来的。听了他们的话,我无语了,因为我从始至终都在挑战自己。我给支援车的刘师傅打了电话。我不想让他把车停在体育场里。这对他来说确实很难。跟随他当志愿者一天并不容易。我谢绝了胡哥去巢湖集结中心休息的提议,在车上换了衣服。考虑到元旦工作单位可能要加班,当晚10时33分我就坐刘师傅的车回到了合肥的家。

    这次旅行,我从准备到过程都下足了功夫,并及时做出了适当的调整。虽然有意外、有缺点、有困难,但我没有怨天尤人。

    有山水相伴,有永恒的远方相伴,身体不垮,精神不灭。虽然我没有做好本职工作,忙着偷偷玩,但我会在玩中启发自己,造福自己和他人。

    回顾这次事件,路途遥远,夜里险象环生,人们被困。虽然我以不错的成绩完成了比赛,但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能力。如果没有户外俱乐部提供的难得机会,如果没有企业的大力支持,如果没有合肥跑步吧的精心组织,如果没有罗云、阿杜、老景、徐斌、胡文轩、于翁、昆仑、高傲、盛耀、刘大师等,还有无数不知名的会议工作人员、保安人员、志愿者等,单凭一己之力是绝对不可能完成比赛的。当然,还有妻子儿女的支持,父母的看顾,同事的支持。明白等等。感谢的话向来都是肤浅的,这里也不方便多说。我只能记在心里,稍后汇报。

    跑步者简介

    罗浩源,男,1970年10月出生,公务员,现合肥市蜀山区工作,健身爱好者。自2013年以来,他已参加超过30场正式注册的马拉松和铁人三项比赛。半程马拉松最佳成绩为1:30(2015年苏州马拉松),全程马拉松成绩为3:20(2015年无锡马拉松),百公里11:47(2013年合肥宜兴),铁人三项113公里6:38(2018年)合肥国际铁人三项赛),奥运距离2:42(2018连云港铁人三项)。

    他参加过第一届至第四届合肥全程马拉松,均在4小时内跑完。其中,2014年首次跑出3分27秒,在本土跑者中排名第21位。他是盒马永久号码的拥有者,号码:LHY33。

    担任蜀山半程马拉松第一至第三期电视直播解说员、2018蜀马形象代言人。

    -结尾-

    我们的故事集还没有结束!

    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dgy168.com/html/tiyuwenda/10272.html

    加载中~

    相关推荐

    加载中~